2018年11月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发展创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广州市珠江宾馆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全国41个省市419名护理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出席会议并致辞
成立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师承继教部周艳杰主任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周艳杰主任介绍了共同体成立背景并宣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成立共同体的批复文件。
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大会通过现场在线投票表决方式选出共同体主席1名,秘书长1名,顾问16名,副主席46名,委员1088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素秋主任当选为共同体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香弟主任当选为共同体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及张素秋主席为新当选人员颁发证书。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秀华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素秋主席做了任职致辞,在致辞中介绍了共同体成立的宗旨与性质,明确了委员会组成及成员的具体权利与义务。共同体设立了新入职护士培训、西学中、中医特色技术传承、经典学习、专利与成果、继续教育、典型案例、组织与发展8个委员组,并明确了委员会组成及成员的具体权利与义务。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科技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筛选、整理、推广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有效地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人员学经典、夯基础、强特色,制标准、促传承,提升中医护理服务队伍服务准入能力和临床技能。
天使在线(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郭增辉董事长对共同体平台合作现况及功能进行了简要说明。随后,各委员组成员根据本组工作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形成了共同体5年的工作规划及2019年的工作重点。
2019年4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第一次工作会在天津市召开,讨论2019年工作计划。中华中医药学会刘平副秘书长出席并发表讲话。
刘平副秘书长指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主要有三个特点:
因学会分支机构委员管理办法中对委员名额有一定制约,很多护理界同仁虽然有很大的积极性,但不能如愿成为护理分会的委员。而共同体管理机制相对灵活,为广大护理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护理骨干,打开了一扇与全国同行交流的大门。通过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的各位委员,我们将更紧密地团结全国中医护理界同道,实现全国中医护理资源的共享、护理技术的交流和护理人才的提升。
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的委员中,不仅有各地护理骨干,而且吸纳了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加盟,将为我们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能力提升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在张素秋主任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需求,谋划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护理操作规范制定、实用护理技术推广、护理技术创新大赛等,将在今年陆续展开。这有助于调动广大中医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中医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助于提高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振奋人心,值得期待。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下,从事中医药护理健康产业的企事业单位、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原则,以企事业、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是共同体成员各方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
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针,面向中医药护理相关产业领域、科技创新领域,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成员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交流行业发展动态,提高产学研协同技术应用水平,不断开拓创新产学研应用和服务的内容及领域,推动和加快我国中医药护理产业产学研发展进程。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科技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筛选、整理、推广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有效地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人员学经典、夯基础、强特色,制标准、促传承,提升中医护理服务队伍服务准入能力和临床技能。
(一)加强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课程培训体系建设,加速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与传承。
(二)筛选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培养一批懂技术、强实践的师资力量,通过传、帮、带,技术帮扶与合作,让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跨区域、多领域落地生根,引导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
(三)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开展新入职护理人员专项培训活动。
(四)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共享典型护理案例。
(五)探索多种形式中医护理师承继教模式。
(六)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专利申请工作。
(七)开展护士集团的建设工作。
(八)开展中医护理科普传承和弘扬工作。
(九)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和非药物疗法的技能培训等工作。
(十)开展“互联网+”和“智慧护理”的技术研发等工作。
(十一)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委托、交办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一)西学中专项培训100学时(网课)。
(二)西学中专项培训200学时(网课)。
(三)西学中专项培训(面授与网课相结合模式)。
(四)经典学习专项培训(网课)。
(五)培训网络直播服务。
(一)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在本共同体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影响。
(二)热衷于推动本共同体业务健康发展,在本共同体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影响。
(一)向秘书处提出申请。
(二)经资格审查通过后签署确认书。
(三)在秘书处备案,并核发成员证,单位成员同时颁发相应标牌。
(四)共同体办公室联系人:
王瑞林 010-82011039
微信 15611009902
共同体成员在遵守本章程和相关协议书的前提下,享有以下权利:
(一)自愿加入或退出共同体。
(二)推荐共同体理事会理事人选。
(三)以共同体成员身份参与政府和共同体活动的组织实施。
(四)对共同体科普技术成果的使用享有优先权和优惠权。
(五)优先参加共同体组织的各类活动。
(六)对共同体工作给予监督并提出建议。
(一)遵守本章程和共同体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执行共同体决议,积极配合共同体完成交办的工作。
(二)维护共同体合法权益和声誉。
(三)向本共同体反映行业或企业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
(四)不得设置障碍影响共同体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推广。
(五)保护共同体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保守共同体技术秘密、商业秘密。
(六)承担相应的技术开发任务,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为参与各方密切合作、共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