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些例子)
1. 火车相撞事故引出的结论
1946年,瑞典商人乔治·汤姆听说他的一位朋友汉 斯·弗若恩在一次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当晚就绘制了出事 的两列火车上的司机和司炉的三条波动曲线,出乎意外地发 现其中3人正处在“临界期”,另一人则处于“低潮期”。 起初乔治对他朋友煞费心机的工作报之一笑,不以为 然。一年以后,另一起几乎完全类似的撞车事故发生了。乔 治亲自绘制了事故中的司机和司炉的曲线图表。他十分惊讶 地发现:一个司机的两个周期正处于“低潮期”,另一个司 机和一名司炉处于“临界期”,第四位司炉的三个周期曲线 全部处于“低潮期”。面对着这张图,乔治想起了1年前汉斯 的工作,看来,这并非巧合。于是,乔治开始弃商从学,转 向生物节奏的研究。后来,他的研究颇有成就,还出版了一 部研究性著作——《这是你的日子吗?》。 十余年来,应用计算器已能很快地编制出优美的三重 奏。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大学里的研究者们搜集和分析了大 量数据,从中能够预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周期的变化规 律。至此,生物节奏学为指导人们的行为,开辟了一条新的 途径。
2. 不见面的“顾问”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在涉及偶然事故所引起的死亡报告中 指出,事故加肇事者约有60%是发生在“临界期”。例如近 年发生的13起飞机坠落事故,其中10起归咎于驾驶员的差 错,而这些驾驶员和他的助手们大都处在“临界期”。 美国的一家微型汽车公司,向它在爱达荷州公司的60名 司机,提供了生物节奏表格。当司机处于“临界期”时,预 先提醒他们多加小心,结果车祸减少了2/3。日本沃米铁路 公司查阅了1963年至1968年间所发生的331起事故,发现其中 59%的事故是发生在司机的“临界期”。1969年,该公司开 始实行生物节奏计划,使全年的事故一下子减少了50%。 莫期科车辆管理所对交通事故作了一个统计,凡是运用 生物节奏理论来指导司机的出勤,就可以减少车祸。莫斯科 出租汽车公司为所有的司机绘制了曲线图表,每当司机处于 “低潮期”时,就发给他们红色的行车证,以提醒他们倍加 小心。当司机处于“临界期”,就根本不让出车。 体育界一些人士应用生物节奏理论,对东京和墨西哥奥 运会的200名运动员进行分析,其中约有87%的运动员在“高 潮期”时获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瑞士洛迦诺城里的弗兰芝·威尔林博士的诊所,除急 诊外,手术的安排都是严格按照病人和医生的生物节奏决定 的。一般在病人的“临界期”不安排手术,同样,决无一个 医生在他的“临界期”时去替病人开刀。连续数年的病史表 明,威尔林博士的诊所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30% 以上。 生物节奏是那么有节律地支配着每个人。但是,这个理 论并不能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更不能用来求卜,掐算命 运,而只是提示人们,在某段日子里可能出现的体力、情绪 和智力的倾向而已。一旦人们能及时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 处的周期变化,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更有效地工作、 生活和学习,即使是处在“临界期”和“低潮期”,通常也 完全可以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加以克服。
(摘自1981年《科学画报》第3期)